作者|旅日编辑部
来源|旅日(LVjapan)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同属汉字文明圈,有着共同的文化理念与共同的文化力量。我们的文化力量从何而来?其中一个重要来源,就是两国的历史文明。儒教、道教、佛教......这些光辉灿烂的文化遗产,不是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所独有的,而是人类共同的遗产。如何把日中共同文化遗产传承给下一代,成为了当今重要的课题。
为此,编辑部走访了东京汤岛圣堂、长崎孔子庙、兴福寺、日本道观等多个日本儒教、佛教、道教的代表性地点,探究这些传统文化是如何漂洋过海来到日本,又是怎样在日本生根发芽,得以传承。
孔子庙
孔子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又称文庙、夫子庙、至圣庙等。孔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孔子逝世的翌年,即周敬王四十二年(公元前478年)。当时孔子的弟子将其“故所居堂”立庙祭祀,庙屋三间,内藏衣、冠、琴、车、书等孔子遗物,并按岁时祭祀。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孝文帝在当时的京城平城建立了第一座曲阜之外的孔庙。唐朝贞观四年(630年),太宗下诏:“天下学皆各立周、孔庙。”自此孔庙遍及各地。
此后,随着儒家思想的广泛传播,日本、朝鲜、越南等儒家文化圈国家也开始兴建孔庙。今天主要向大家介绍日本的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孔庙之一——汤岛圣堂。
东京汤岛圣堂:日本儒学文化的中心地
汤岛圣堂,位于东京都文京区汤岛一丁目,距离御茶水车站不远。出了车站过了圣桥,右手侧边的半古式建筑便是汤岛圣堂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汤岛圣堂其实还有另一个令中国人倍感亲切的名字——“东京孔庙”。
汤岛圣堂是由元禄时期德川幕府第5代将军德川纲吉所建,建成时称为孔庙。前身是江户幕府的儒学者林罗山在上野忍丘建造的孔子庙,1690年德川纲吉将其搬迁至此。这里作为儒学的中心地带,在江户时代曾是德川的学问所。汤岛圣堂境内立有“日本学校教育发祥地”的石碑,揭示了这里为日本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的浓重历史色彩。
一直到明治维新之前,汤岛圣堂一直是日本人才的聚集地,直到1871年移交给维新政府后被关闭。作为幕府最高教育研究机关的昌平坂学问所和主管天文的天文方、主管医疗的种痘所合并成为现在东京大学的前身。明治维新以后汤岛圣堂一时集聚了文部省、国立博物馆(现东京国立博物馆和国立科学博物馆)、东京师范学校(后更名为东京教育大学,现筑波大学)东京女子师范学校(现御茶水女子大学)。后来文部省搬往霞关,国立博物馆搬往上野,东京师范学校搬往文京区大冢,后搬至茨城县筑波市,东京女子师范学校也搬到文京区大冢。现在汤岛圣堂部分土地上兴建了东京医科齿科大学。
汤岛圣堂主要由大成殿和斯文会馆为主,四周由入德门、仰高门、明神门、杏坛门等组成。其中杏坛门位于大成殿入口,杏坛是指在山东省曲阜的孔子教授堂的遗址,相传孔子在讲坛周围种着杏树,因此得名“杏坛门”。入德门建于1704年,是汤岛圣堂在因关东大地震引起的火灾中唯一幸免于难保存下来的建筑物。仰高门源自《论语》中子罕篇第九节的“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穿过杏坛门,便是大成殿,这里也是汤岛圣堂的标志。大成殿曾多次遭遇了火灾,现在的建筑物是在关东大地震时被烧毁后,于1935年重建的钢筋结构。大成院的建物仿造中国式样,蕴含着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大成殿内正中央的神龛上供奉着孔子像,左右祭拜着孟子、颜子、曾子、子思等四贤人。
在日本每年中考和高考的时候,都有很多学生和家长到汤岛圣堂,以及附近的汤岛天满宫求签许愿,希望能够考入理想的院校。在杏坛门两侧,挂满了绘马。绘马是日本人为了祈愿或还愿而向神社、寺庙献纳的带有绘画的匾额或者画板。绘马上一面是绘画,另一面是祈愿人自己书写的心愿和祈福。在汤岛圣堂的绘马墙上,写满了学子们希望考试合格、考取理想院校的美好祝愿。每年2月和3月是日本大学的入学考试季,来这里祈祷入学考试合格的人会格外的多。同时,这里还出售特制的考试用铅笔,很多学生都会购买,以求在考试时可以获得好运。
连接大成殿与斯文会馆的路上,安放着注重儒学的伟大思想家“孔子”的巨型铜像。这座铜像高4.57米,重1.5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孔子铜像,由台北雄狮俱乐部于1975年捐赠。孔子铜像旁种植着一棵参天大树,也是大有来头。这颗树是楷树,又称黄连木。相传楷树最初是由子贡种植在曲阜孔子墓旁而来。1915年,日本的林学博士白泽保美亲自从曲阜将楷树种子带到日本种植培育,并开始种植在日本与儒学相关的设施场所。汤岛圣堂这棵楷树正是当时种植的一棵,见证了中日儒学的传承与交流的历史。
孔子铜像旁的仿古建筑则是斯文会馆,里面会定期举办各种文化讲座,包括论语、孟子、老子、庄子、孙子、韩非子、唐诗宋词等等,同时还会在大成殿外举办太极拳讲座,在周末经常可以看到许多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日本人到此学习交流。
日本自古以来就对孔子这位汉字文明的启蒙者推崇备至。当今日本各地还会举行“孔子祭”。汤岛圣堂的“孔子祭”则是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孔子祭。
追根溯源,日本的“孔子祭”,其实就是中国祭祀孔子的“释奠”。跟中国不同,日本的孔子祭奠都是在春祭,大都是在5月黄金周的前一个星期日。“释奠”,原是中国古代学校祭祀先圣先师的典礼。《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其中的“释”意指祭祀用的酒食,“奠”则是供奉用的绢帛。孔子去世后,孔门弟子和鲁国父老就以此来祭祀孔子。在唐代,“释奠”经由入唐的遣唐使传入日本。1907年,汤岛圣堂重新开始举行“孔子祭”。汤岛圣堂的“孔子祭”由公益财团法人斯文会主办,仪式大致因袭江户幕府世袭学官林罗山家族的传统礼制,为弘扬儒学文化起到很大的示范作用。
虽然日本在历史上曾经历“全盘西化”,但是儒家价值观至今仍是日本家庭、社会的主流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成功典范。如果想了解儒家思想文化在日本的传承发展,那么推荐你来东京的汤岛圣堂看一看,一定会大有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