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除了幼儿园,还有保育园这种机构,专门为那些家长因工作、疾病等原因无法照管的0岁到上小学前的婴幼儿开设的,里面的老师所持有的资质不是国家颁发的教谕资格证,而是保育士资格证,只有相当于真正意义上的托儿所。
一位加拿大摄影师随机选择了一家保育园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拍摄,为我们记录了“日式托儿所”无滤镜的一天。
👧🏻
入 园
首先第一件事就是送孩子上学,在日本,幼儿园、保育园都配备校车,不过仍还有一部分家长会要求自己接送。你会发现,几乎很少有人开汽车接送,最常用的就是自行车。
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日本人多地少,很多地方路面狭窄,如果所有人家长都开车送孩子上学势必会为马路造成负担。同时,自行车经济环保,是注意节能减排的日本居民的首选。
到了学校后,第一件事是家长要签到,很多幼儿园、保育园已经设置了电子签到机,保证家长儿童对号入座。
脱鞋进门前有一个小厅,作为正式入园前的缓冲,家长、孩子、老师一律要在这里脱鞋才能入内,这样有效减少屋内灰尘和打扫的工作量。
上楼以后会见到老师,家长要交上一份育儿手册,这是老师家长交换信息、了解孩子成长状态的最主要工具,同时老师们会记录孩子一天行程安排。
保育园会有一个非常大的公共活动室,提前入园的小朋友,不论年龄大小都先在这个活动室里玩耍,这里提供大量的书籍和玩具,同时等候其他还没有到来的同班同学。
如果不是年纪很小的小朋友,到这里就要和爸爸妈妈说再见了,进去以后大家要把包括书包、衣服包、餐具袋等一系列“装备”放到收纳柜里。
等一个班的小朋友都到齐了,“班主任”才会把孩子们一一领到各班进行一天的课程和活动,这是在从小就教育孩子们集体的一致性和重要性。
而在这里还有一个细节,当孩子们要离开公共休息室时,要向所有刚才看护自己的保育室老师和陪自己玩耍的同学们鞠躬致谢——感恩永远是日本教育的一节必修课。因为日本人认为,孩子从小知道感恩、尊重生命,长大后很少会做出越轨的事。
📖
课 程
幼稚园比较注重文化教育,也就是国内所说的学龄前教育,比如认假名、做算术等等,一些收费较高、设施齐全的高级幼儿园的话还会设有电脑、英文、乐器等课程。
但与之相比,保育园则更倾向于对小孩子的自理能力培养,所以进行的活动文化教育占比较少,这里摄影师记录的三个班分别进行了橡皮泥、纸艺和音乐的活动课程。
在日本的幼儿教育中,音乐是最重要的一环,保育园里上课的保育士必须熟练掌握音乐技能,通过音乐来启发和引导孩子们。
在音乐课上,除了唱歌,孩子们还要会自己演奏乐器,在年末的发表会上表演给父母看。
🍙
午 餐
厨房组不属于保育园编制,大多都是外聘的专业公司。
这种公司在学校给食方面很有经验的,一般负责着周边好几个保育园、幼稚园和学校的餐饮供应,制服、帽子、口罩、围裙,这是他们的标准着装。
最重要的是,专业团队可以保证严格的营养配餐,提前一个月就把每天菜单发到家长手里,量、材搭配都是专业加精准。
当饭菜准备齐全,老师们会把餐车推进教师给孩子们盛饭配菜,但他们不会包揽所有的事物,像倒饮料,把饭菜端上桌这里孩子们可以力所能及的事情,全部由他们自己来做。如果弄洒了,孩子们也要负责清理干净。
年长的孩子一部分要帮忙端碗,另一部分要耐心等待所有人都有饭以后才能吃饭。
但吃饭之前,老师和孩子们都有一个小仪式,首先老师要用音乐伴奏带领孩子们唱“开动之歌”,演唱过后,孩子们会一起双手合十大声说“大家一起吃饭吧,帮我们打饭的老师们也一起吃饭吧!”
我们知道,日本人吃饭之前都会双手合十念一句“いただきます”。尽管在中文里,这句话被简单翻译成“我开始吃饭了”,但在日文中,这两句敬语含有更为深层次的意义。
日本人其实真正要表达的,是“感谢动植物牺牲自己生命,来延续我的生命”,是对自然的恩赐、对成为食物的动植物们的虔诚的感恩之心。
每个人吃的都是一样的,包括老师,但对部分有食物过敏症状的小朋友,后勤会准备特制的饭菜。
吃完饭后,大班的哥哥姐姐同样要帮弟弟妹妹们收拾碗筷,按型号大小在回收餐具的框里放好。
日美酱的话,看完整个影片,给我最大的感触有三点。
1. 纪律性
日本一个幼儿教育专家接受采访时就说到,孩子在上幼儿园的时候就要学会「等待」。
纪录片中的孩子们洗手、上厕所、端饭都会按部就班地排队等候,没有说哪个孩子特别调皮捣蛋,老师要嚷着训着才会乖乖就范。
可见这种纪律性已经成为一种从小养成的习惯。
2. 责任感
由于育儿负担较重,很多家庭要孩子的话一般一个就够,而这时候,尽早摒弃娇生惯养、培养责任感就非常重要。
日本大班的小朋不仅要负责当值、擦地、分饭,还要哄小班的弟弟妹妹们睡觉,散步的时候也要牵着他们的手。
早上上学前和下午放学后会有一段时间全园的孩子都在一起玩,有时候在院子里,大孩子抱小孩子,小孩子追大孩子,孩子们真正能体会到哥哥姐姐、弟弟妹妹的感觉,成长感特别明显。
3. 老师的能量
一个班,少到10个人,多到30个人,老师都只有一位,全班孩子的所有活动、技能、知识都是一个老师教,由于没有保洁阿姨,幼儿园的卫生也需要老师负责。
包全班孩子的生日、作品的大型发表会、运动会,也全是这一位老师操办,有条不紊,像模像样。
同时日本整个社会都对教师非常尊重和认可,如果孩子在幼儿园受伤,家长不会责备老师,反而会因自己的孩子给老师添麻烦而道歉。
老师和家长互相体谅互相尊重,共同以把孩子培养好作为最首要目标,才让幼儿教育有条不紊、和谐顺利的进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