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扑街的中国《深夜食堂》,来解锁真正的日本居酒屋

发布时间: 2017-06-19

最近严重“水土不服"的中国版《深夜食堂》在网上炸开了锅,无数深夜食人一边痛批剧情一边深情回忆在各大拍档夜宵摊尝到的人生百态,最好看的总是评论里真实的人生有莫有~

(截图来自网络)


总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真实的生活土壤酿出的故事,仆街也是意料之中。那么跟着小编一起来走进深夜的日本食堂和居酒屋吧。



如果你在日本,路过标着“xx食堂”、“xx小料理”的小馆子,就痛快走进去吧,绝对是物美价廉的好地方。日本的夜晚总是和居酒屋密不可分,尤其历经一整天的四处奔波或工作辛劳,来几道美味的下酒菜,在跟朋友谈笑间几杯黄汤下肚,这样的微醺让人放松并划下一天美好的句点。而在居酒屋有什么规矩是我们这种异乡人所不知道的,一般来说是搭配什么样的酒种,那些有汉字的菜名还勉强能猜一猜,但有更多小店都是用平假名编写,要是不吃牛或内脏的朋友点错可就麻烦了。因此这篇会简单整理一些即使日文不通,也能好好在自助旅行的夜晚好好在居酒屋体验文化的新手基本指南。



广义上的居酒屋(いざかや)指的就是小酒馆,本质就是在工作之余透过小酌联络情感的去处。除了贩售酒类的饮料之外,还供应着一定水平的下酒菜,像大家印象深刻的串烧、关东煮、烧烤类或海鲜料理都是。



然而居酒屋对于当地上班族来说有着不一样的定位,尤其在大都市里更是一种职场生活的延伸。日本算是相当强调企业文化与凝聚力的国家,因此职场新人若要快速打入公司的圈子,或是老员工要传达一些职场理念,都势必会走一趟居酒屋。因此造访时往往能看到当地人都是穿着西装或套装,成群结伴地造访,跟公司同仁一起小酌高谈阔论,抑或是喝得烂醉后大吐苦水,那种带着些许拘谨又放怀的微妙情感,是日本这种传统职场文化的一种体现。



早年时店家习惯以「赤提灯」这种红色灯笼来代替招牌以至于后来灯笼也成了许多居酒屋的重要象征


 

账单上出现不认得的「お通し」


造访居酒屋有一些潜在的规矩,其中有一项就是所谓「お通し」,有时又写作「付出し」或「突き出し」,指的就是只要踏进店里多半就会附上一小钵的一品料理,可能是菜、肉或鱼鲜等形式不一,全依赖店家当天的搭配,而这样的小菜是不论你吃不吃或请他退回去,都一定会收取¥300到¥500不等的费用。



其实这跟用餐的宾客是不是游客无关,自然更不是歧视,而是居酒屋文化中那不成文的规定,也是合法收取的费用。就像在美国用餐时也要给一成到一成五不等的小费一般,只是这个价格是由居酒屋自行订定的也不会事先告知宾客,所以造访前不妨做好入境随俗的心理准备,且预算上抓得充裕一些,以避免在结帐时不必要的尴尬与争执。

 

此外这样的小菜某种程度上也被视为一间居酒屋的层级展现,越精致的小菜更能让宾客更有面子,也表示店家对于料理的执着与用心,所以尝起来多半不会太差,也是比较接受度较广的食材为主。

 

合法饮酒年龄


还有一项要请刚成年的朋友们注意,在日本的合法饮酒年龄是20岁,因此有的店家在入场前甚至会要求出示证件,即便不点酒精饮料也是一样,若有刚成年的朋友也请不要见怪。



前面提到居酒屋在日本人的定位多半是职场生活的延伸,加上20岁前是绝对的禁酒,所以并不适合家族旅游带小孩子前往。甚至孕妇的造访也会尽量地避免,毕竟居酒屋就是以卖酒为主的小酒馆,而且店内的烟味也都还蛮重的,里头空气流通相当不好,若有孩子或孕妇的场合还是另外选择家庭餐厅较为恰当。


再说一些居酒屋的习惯,仅供参考。



上居酒屋多半是跟同事或朋友前往,若纯粹只是想一两杯啤酒的情形,最好找啤酒屋或露天的啤酒庆典活动才划算,不仅气氛较居酒屋更来得欢乐,也可以免除「お通し」的费用。不过日本较少纯喝日本酒而不供应菜肴的店家。

 

此外进到居酒屋大多都会先点饮料,然后再慢慢看菜单决定要吃点什么,一边慢慢吃再逐步加点,且大多也都是分食为主,所以即便是一人造访前面也会有个小碟子,甚至讲究一点的店家还会勤快些地换盘子,才不致让残余的味道扰乱了味蕾。



居酒屋本身种类就繁多菜色更是多元,若遇到这几样菜色都可以点来试试。

 

前面提到居酒屋除了贩售酒类的饮料之外,还供应着一定水平的下酒菜,且像炉端烧、串烧等耳熟能详的料理都是其范畴。因此在这里会整理一些推荐的懒人菜单,只要看到这些关键字不妨点下去,就能有不错的享受。

 

しゅとう(syu-to-u)


酒盗就是将鲣鱼的内脏以盐辛手法制成,长时间腌渍后鲜甜味更加凝鍊有层次,与酒一同入喉后香气尤其迷人,让人不知不觉中把酒给喝光而得其名。酒盗常与クリームチーズ(Cream Cheese)搭配抹在苏打饼干上食用若初次尝试酒盗的朋友不妨先从这品试试。



ポテトサラダ(po-te-to-sa-ra-da)


马铃薯色拉马铃薯色拉在居酒屋其实有两种意涵,一来是它是最常见的家庭料理,因此马铃薯色拉的美味与否,通常也是评断一间居酒屋用不用心的依据,二来是它是每间居酒屋几乎都有的淀粉食物,前菜先吃点不仅开胃也能垫点胃,这样喝起酒来也比较不容易醉。


いちやぼし(i-chi-ya-bo-si)


一夜干即是渔夫们补完鱼后,为了保存需制成鱼干,却又不愿水分过度流失影响风味,因此藉着夜晚的海风风干一夜制成而得名。烘烤后肉质会稍稍紧致且鲜甜味明显,若以炭烤方式的香气更是迷人,这样的一夜风干方法也广泛被认为能凸显不同鱼种的特色。



サザエの壶焼き(sa-za-e-no-tsu-bo-ya-ki)


烤蝾螺烤蝾螺是早期渔夫捕捞上岸时的岸边料理,由于蝾螺本身的造型很适合直接烧烤,所有贝螺类的原汤紧锁在壶状的壳中,尤其内脏部位像鲍鱼般带点微苦的甘甜相当沉韵。

 

串焼き(ku-si-ya-ki)


串烧许多中国人对于居酒屋的第一印象就是串烧店,不过其实不只是串烧店才有供应,只要有烤物的居酒屋多半都会供应。早期以鸡肉的食材变化为主,其次才是猪牛与海鲜,且比起纯肉来说,内脏的多汁与丰富的嚼感要更为迷人,若有鳗鱼肝也不容放过。

土手焼き(do-te-ya-ki)

关西一带不仅串炸出名还有土手烧也是名物。在铁锅内铺上一层厚厚的味噌,彷彿就像盖堤防的样貌,因此以堤防的日文「土手」而得名。土手烧基本上以牛筋这类需久煮处理的食材为主,有时也有内脏部位和蒟蒻,撒上葱花或七味粉后入口是味噌浓郁的占有,配啤酒或焼酎都很搭。

 

もつ煮(mo-tu-ni)


もつ煮可以泛指牛、猪、鸡等内脏的炖煮料理,不过一般在牛或猪都指大肠,而鸡就会是各类的下水。透过根茎蔬菜、酱油、味噌和砂糖等去炖煮出来,能引出独特的内脏鲜甜也更有层次感,配着焼酎暖暖入腹相当舒服。


手羽先(te-ba-sa-ki)


在居酒屋里面会发现鸡翅膀相当常见,一来是鸡翅比较便宜也好做料理变化,把骨头抽走塞明太子或酱汁都不算少见,二来是肉质比较嫩还带着皮,用炸的或烤的都相当迷人。而对酒客来说更好的是什么呢,翅膀带有骨头要慢慢嗑,边小酌边聊天别有一番滋味。



なんばん(na-n-ba-n)

南蛮这种料理源自于宫崎县当地的家庭料理,主要以炸物搭配上由糖醋、葱、辛子和塔塔酱组成的酱汁,既有奶黄的浓郁厚重又带点微微酸甜。一般都是以鸡腿肉为主,而以鱼肉作的变化版由于肉汁不那么丰富其实会更适合南蛮酱。


日本酒种类相当多种实在眼花撩乱不知从何下手

再来居酒屋的重点就是饮料了,当然是以卖酒为主,今天主要介绍下清酒焼酎

 

清酒(せいしゅ) 

清酒是为酿造酒,原料是以米、米曲和水为主轴经过发酵酿造而成,未经过蒸馏处理过所以酒精浓度较焼酎低一些。大致可以分为纯米酒、本酿造酒和吟酿酒三大类。常见的说法是纯米酒适合加热饮用,吟酿酒较常用作餐前酒,而本酿造在冷饮时适合搭配料理,不过这只是大原则并没有一定,毕竟每一支清酒各有适合的饮用温度与方式,若没有个人偏好不妨请教师傅或由店家推荐。


 

焼酎(しょうちゅう) 

焼酎很受日本人喜爱,有时会看到酒单上会写着麦、芋、萨摩等等字眼,指的正是该焼酎的原料。一般说来以米焼酎、麦焼酎、芋焼酎较为常见,正因为原料种类繁多,所以颇能代表地方特色。 



由于焼酎酒精浓度较高,甚至到40度以上都有可能,多半会加入冰块或热水去稀释浓度,加水称为水割り,加温水又称汤割り,加冰又叫オンザロック(on the rock)。也有店家会调入其他饮料而变得滑顺。



居酒屋的菜单往往较多变化,尤其创意料理那名字会较难辨识,这时请参考菜名的头跟尾,头的话多半是主食材名称,尾的话则是料理呈现的形式,一知半解也许会有惊喜哦~


小编15年在日本输了一场比赛,非常失意地回到东京住在浅草的台东旅馆。有天无意中走入附近巷子里的“芳”小料理店。一揭门帘,小小斗室5个大叔围坐着满满当当,互相错愕了下,旋即热情招呼我坐下,用手势示意我不要急不要急。老板娘大概就是“芳”吧,示意我喝什么酒,我说来瓶清酒吧!大家都开始鼓掌!坐我边上的田中先生还请我喝了标了他名字的烧酎,倒一点点,不要多喝,度数很高哦~后来我猜他们都是附近的邻居,会把自己的酒固定存在店里,经常来喝。快11点了,大叔们都关切我早点回去。临走前,大家还嘱咐我,以后要带朋友来喝哦~


如果下次你到日本浅草,在台东旅馆那条巷子里,有家叫“芳”的小料理店,如果你碰巧也去喝酒,请代我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