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醉腮红、染唇妆,樱花妹为了撩汉真是招数层出不穷,热爱日系妆容的你以为这些都是樱花妹原创?日本文化本就根源于中国,更何况古代妹子们早就玩腻了这些妆容,论撩汉段位还是我们老祖宗的高。

古代的中国长期处于传统男权社会,姑娘们的生活远不如现代这么自由,无论是经济还是婚姻中都是静待被选择的一方。就在这样地位压倒性不利的情况下,古代女性也在用她们的方式撩动意中人的心。
再看看你自己,姑娘,你的老祖宗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都为了追求爱情如此努力,你又有什么理由说不?

士为知己者死,而女呢?
看惯宫斗剧的你以为在后宫中斗的只是心计吗?最先斗的就是妆容,古代女性凭借妆容来达到增添魅力、巩固自身地位的目的。而女子四项德行之一“妇容”也因此应运而生。
古代大家闺秀除了苦练琴棋书画,更重要的修炼独门化妆术,一旦大功告成,你就再也不是那个傻白甜少女,而是一个有技术的女性,开启上撩皇帝将军,下撩集市挑夫小哥的现充人生。

描眉
讲课之前先给同学们讲一个故事,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崆峒夫人”?她可是你们具有成功经验的学姐。那还是我们隋朝学期的事,学姐吴绛仙通过刻苦学习,掌握了画娥眉的解题技巧,这个技术在当时非常领先,你们的学姐就是凭借这一独门绝技撩到霸道总裁隋炀帝的心,意欲提升她为婕妤。从此你们师姐一战成名,被称为“崆峒夫人”。隋炀帝更是称其秀色可餐,这是什么概念?不吃饭,光看吴绛仙就能饱,你们学学这种境界。

汉代时,画眉是件很普遍的事,而且技术也越来越好。《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的妻子卓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而西汉丞相张敞的业余爱好就是给太太画眉毛,导致很多大男子主义的大臣向皇帝打报告。

在唐代,眉毛的高低象征着你的身份。你的身份越高,眉毛就要画得越高。据说太平公主为了彰显自己无与伦比的地位,把眉毛画到了发际线!唐代初年,眉毛还是秉承以往的审美观念,以细为美。如果我们去看阎立本的《步辇图》,就可以发现这时候的女性眉毛还是很细的。

但你远远低估了古代姑娘为了美貌多么疯狂。到了盛唐时期,各种形状的眉毛都开始流行。唐明皇还下令画工创制了十种不同形制的眉毛:鸳鸯眉、小山眉、五岳眉、三峰眉、垂珠眉、却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云眉、倒晕眉。简直是领导人教你化妆,就问你学不学!
盛唐之后眉毛却越发疯狂,越变越宽,“赵王好大眉,人间皆半额”逐渐风靡。你能想象你的脸上一半都是眉毛么?但是唐代妹子就能!

到了中唐,大家以能画出千奇百怪的眉毛为傲,即所谓的“斗奇”。例如元和末期开始流行“八字眉”。每一个妇女都展现了“囧”的样子。此外,还有一种“血晕装”,妆容画上粗浓的眉毛,涂上鲜艳的腮红。而且这个时候竟然开始流行绿眉毛和蓝眉毛,当你因为用了蓝色睫毛膏和绿色遮瑕而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候,中唐姑娘们已经开始画蓝绿蓝绿的眉毛了,就问你潮不潮!

到了唐末,眉妆又重新归向了淡细的风格。从此之后,古代女子的眉妆又变回了我们能接受的柳叶眉。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描绘了侍女界五美的模样。

画唇
早在商周时期,中国社会就出现了崇尚妇女唇美的风气,其中,点染朱唇是面妆的又一个重要步骤。
如战国楚宋玉《神女赋》:“眉联娟以娥扬兮,朱唇的其若丹。”以赞赏女性之唇色如丹砂,红润而鲜明。
老实交代,你是不是连染唇妆都过渡的不自然,但是古代妹子已经研究出一整套唇妆画法,更随着时代变迁不断升级进化。

例如在汉朝时期,女性美尚未取得独立价值,人们虽然欣赏女性之美,但更强调道德,表现出以德压美的倾向。因此,这一时期女性崇尚粉白黛黑,唇妆式样比较单一。 女子在妆粉时常常连嘴唇一起敷成白色,然后以唇脂重新点画唇形。唇厚者可以返薄,口大者可以描小。
而隋唐时期,为了大显“盛唐气象”,雍容富态、健康自然成了女美的主导性标准。女性体态美崇尚额宽、脸圆、体胖,化妆打扮大胆性感、自由开放并且极尽雕饰之能。由此涌现出各式各样的唇妆种类,仅晚唐三十多年时间里,唇式就出现了17种之多,圆形、心形、鞍形。而最风靡的要数樱桃形和花朵形。历史上最为出名的“樱桃小口”是白居易家蓄养的家伎樊素,因此有“樱桃樊素口”之称。

卓文君
汉代流行“远山眉”。女子把眉毛画得细长舒扬,清秀开朗。其形象代言人当推卓文君。《西京杂记》卷二:“文君姣好,眉色如望远山。”意思是卓美人的眉很细长,如朦胧远山一样淡淡一抹,含着若有若无的情意。
远山眉代言人
虢国夫人
杨贵妃的姐姐虢国夫人自恃艳冶风流,美貌天成。每逢天子召见,只淡扫蛾眉素面去拜。诗人张祜《集灵台》:“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自信貌美三十里


古代姑娘也是行动派
同学们,学到这里如果你还以为老祖宗们都只是傻白甜,除了化妆静静等待就没有别的小手段,只能证明你还没有学透。其实她们的各种撩汉手段早就化为诗词流传了下来。

《国风·郑风·溱洧》
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
溱与洧,浏其清矣。士与女,殷其盈兮。
女曰“观乎?”士曰“既且。”
“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
维士与女,伊其将谑,赠之以勺药。
这是描写郑国三月上巳日青年男女在溱水和洧水岸边游春的诗。当时的风俗,三月上巳日这天,人们要在东流水中洗去宿垢,祓除不祥,祈求幸福和安宁。男女青年也借此机会互诉心曲,表达爱情。
套路满满的姑娘先发制人:你看过了没?汉子说:我已经看过了。姑娘将计就计:咱们再去看看嘛~洧水对岸听说不错哦,那里非常宽阔又很热闹。不出所料,小伙子中了姑娘的计,一路上嬉戏打闹,感情迅速升温,最后小伙子还送给了她一朵芍药花。

《采莲子·船动湖光滟滟秋》
唐·皇甫松
船动湖光滟滟秋,贪看年少信船流。
无端隔水抛莲子,遥被人知半日羞。
湖光秋色,景色宜人,姑娘荡着小船来采莲。说时迟那时快,眼尖的姑娘迅速用眼神锁定了岸上的美少年,立刻放弃了划船,抡起莲子就开始砸他。还没砸到就发现岸上的人也在看她,瞬间少女心爆棚的害羞了起来。

《点绛唇·蹴罢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
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秋千荡完了姑娘慢慢起身,慵懒的揉搓着自己细嫩的双手。她身旁,瘦瘦的花枝上挂着晶莹的露珠,身上的涔涔香汗渗透了薄薄的罗衣。
就在这时突然来了一位客人,她慌得顾不上穿鞋,只穿着袜子抽身开溜,连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下来。刚跑出一段的姑娘觉得这样太不矜持,当机立断决定倚靠在门上回过头来看,假意嗅青梅,真是一个心机girl。

课上到这里,不知道各位同学学到了多少。
技巧我们有了,实践之前还需要什么?
没错!我们还需要装备!
口红你买了没?腮红备上了没?秀发又洗的香香了没?既然樱花妹和我们都是同学,就把她们笔记借来,看看她们都在用什么~
点击直达链接,进入撩撩节主会场,一起来撩吧!~
本文由豌豆公主提供